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中秋

李朴 李朴〔宋代〕

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一声。(宝镜 一作:晓镜)
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
狡兔空从弦外落,妖蟆休向眼前生。
灵槎拟约同携手,更待银河彻底清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浩瀚广阔的夜空中,月亮像宝镜般升起,月静风闲,万籁无声。
空中只有淡薄的云,遥望夜空,这一轮满月,足以平分秋色,将那四通八达的大路映照得千里光明。
这圆月之夜,我仿佛看到玉兔在从桂枝边灵巧般跳跃,想落到人间。妖蟆呀你休要用你的阴影挡住我专注的眼神。
玉兔啊,你别落下,今夜我打算在银河更加清澈的时分,坐上仙人的木筏,与你相约仙境,携手共渡这美好时光。。

注释
皓魄:指明月。
宝镜:喻月。
仙籁:犹仙乐。比喻美妙的音乐。这里指风声,言月静风闲。
狡兔、妖蟆(má):皆月中之形,兔能生光,蟆能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据李朴《宋史》本传记载,“钦宗在东宫闻其名,及即位,除著作郎,半岁凡五迁,至国子祭酒”,考钦宗即位在宣和七年十二月(1125),此诗可能就作于次年中秋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王星·国学经典丛书 千家诗·武汉:长江文艺出版社,2015

简析

  《中秋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这首诗前两联先写月之形状,圆如宝镜,后写月之亮光,普照千里;颈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有关月亮的神话,进一步丰满了月之神韵;尾联即由神话而生出畅游天河的美好愿望。这首诗借中秋之月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,写景状物与传说想象融为一体,立意新颖,构思奇巧。

李朴

李朴

李朴(1063-1127)字先之,虔州兴国迳口(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)人。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,卒于高宗建炎元年,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,(公元一〇九四年)登进士第。移西京国子监教授。程颐独器许之。移虔州教授,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,忌者欲挤之死,朴泰然无惧色。徽宗即位,召对,言甚切直。蔡京恶之,复以为虔州教授;又罢为四会令。钦宗在东宫,闻其名;及即位,除著作郎,半岁凡五迁。高宗初,除秘书监,未至卒。追赠为宝文阁待制。朴著有《章贡集》二十卷,《宋史本传》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。 14篇诗文  4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沁园春·再到期思卜筑

辛弃疾 辛弃疾〔宋代〕

一水西来,千丈晴虹,十里翠屏。喜草堂经岁,重来杜老,斜川好景,不负渊明。老鹤高飞,一枝投宿,长笑蜗牛戴屋行。平章了,待十分佳处,著个茅亭。
青山意气峥嵘。似为我归来妩媚生。解频教花鸟,前歌后舞,更催云水,暮送朝迎。酒圣诗豪,可能无势,我乃而今驾驭卿。清溪上,被山灵却笑,白发归耕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初夏游张园

戴复古 戴复古〔宋代〕

乳鸭池塘水浅深,熟梅天气半阴晴。(阴晴 一作:晴阴)
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惠州一绝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(不辞 一作:不妨)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